Skip to content

碎碎念2025

March

22 Mar 2025

今天坐在飞机上,思考到一个有趣但我没有注意到的事实:

  • 购买彩票,50个号选中6个中头奖:\(\frac{1}{\binom{60}{6}} = \frac{1}{\frac{60!}{6!(60-6)!}} \approx 2 \times 10^{-8}\)
  • 航空器事故概率: \(2.5 \times 10^{-7}\).

近乎十倍的差距,所以说在期望事件的时候,我应该认为中彩票是比出航空器概率还要低的事件。正如我出行从不担心航空器失事一样, 我逻辑上同样不应该对中彩票产生期待。但事实上我的思路并不是这样,我总是希望我中大奖,而不希望飞机出事,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 或者说这是不理性的表现。

不过请注意,这里说的不理智是在逻辑上认为中奖概率大于飞机失事,而不是在讨论购买彩票本身。购买彩票按照概率来说,是一个注定亏损的活动, 但是这里的主要吸引力来自于不确定性,我彩票和期望之间的价差事实上是在支付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人带来了情绪上的价值。 另外需要注意到的时候,先验概率和一个人面对事件是不同的,所以在这点上,绝对理性是反人类的。

我期待买彩票时候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我愿意为其付出溢价。

14 Mar 2025

之前在消费习惯中提到"没必要”, 其实我生活中还有一个心态,那就是“无所谓,不重要”,我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很简单, 一个是懒,很多事情我会想办法的偷懒,其次就是因为大部分事情真的不重要也无所谓。一旦沿着这个思路,我迅速发现这种思路让我过的更平静,不需要为琐事付出心智。

但是这种思路有一种副作用,也就是失去了“好奇心”。这个也很自然,因为我对大部分事物的认知是肤浅的有限的,那么扫一眼这些东西就会被我迅速归结到“不重要无所谓” 之中去,那么我就没有任何好奇心来探索这些新鲜事物。基于这种情况,再结合我消费观念中的”没必要”,两者叠在一起就直接螺旋升天彻底GG了。

结合我的年纪(25),我认为这种现象对我是不健康的,我应该拥有更多的好奇心并且做更多的探索,而非迅速得出结论。 这里面我认为,我需要在判断重要性的时候,多花一些功夫,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同时,适度的花销来激励我的好奇心是极有价值的。

11 Mar 2025

最近组装了好了我的台式机,感觉很好很开心,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没有任何限制,硬件支持一切我想玩的。 玩得最多的还是American truck,给我全新的体验。

最近美股大跌,总体心情自然不会特别好,但是这次大跌也让我根据账户亏损情况切实体会到了风险水平。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修正我扭曲的理解。不过即便是好事也必须承认亏损仍然使人心碎,我宁愿没有这件好事,当然这也不以我个人意志而转移。

我时不时阅读bloomberg的新闻,但是我逐渐注意到我并不需要关注这些新闻,大部分时事新闻是无价值的,我的意思是对我的生活 亦或我的投资来说。毕竟时间对我来说,成本相对较低,短期的新闻对我影响有限,我应该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和业务模式, 减少阅读时事新闻。

2 Mar 2025

昨天晚上放书,把书随便朝柜子一丢,准确击中我做沙拉的橄榄油瓶,然后碎了一地,我吭吭哧哧蹲在那里擦了半天, 并且报废了两件旧衣服,油实在太多了。

我想这就是不确定性,我甚至没预料到他会发生,但如果我采取更好的措施将玻璃制品放置在更安全的地方(系统工程), 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进一步消除。

1 Mar 2025

今天整理了高中的日记,注意到我现在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我想那时的我已经死掉了。 我是逐渐死掉的,而新的我又逐渐诞生,这是一个缓慢且持续的过程,只有在3-5年的时间尺度上才能认识到这样的转变。 如果说“我”是忒修斯之船,那我想把旧的思想混合在一起的是我,还是现在的我是我呢?又或者如果我在十年后看过去, 究竟现在的我更像未来的我,还是高中的我更像未来的我?

我的回答是现在的我是我,过去的我不是我,过去的我干涉了现在的我,如果我认同他,我就向他靠近, 如果我不认同他,我就远离他。当我远离他时,他也就死掉了。我只存在于现在,存在于我的思考之中, 过去的我存在于过去的思考之中,而不存在于现在的我之中。

所以剖析过去,就是剖析过去的“我”,对现在我的干涉是怎么样的,时间过去了,旧的已经死掉了。

那么进一步来说,在神面前,我是谁,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还是我肉体死掉时的我?我想在永恒的神面前, 未来和过去失去了意义,无往亦无前,所有的我得到了统一,进入了神的国。聪明的你很快会注意到上面既然说到过去的我 不是现在的我,那为什么这里又统一在了一起呢,我的回答是因为这里我说的只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而不是终末的状态。神是超越时间的, 所有在思考中诞生的我终究会统一在一起。

Febraury

28 Feb 2025

git commit --fix 会产生一个 fixup!的commit前缀,然后gitlab就认为这是一个draft, 并把我的MR设置成了Draft,别人就以为我先前拿没准备好的MR去提交review,真的是太搞了。

25 Feb 2025

最近终于下定决心购买了我的电脑,在京东下单空运过来,办了张dbs的union pay,可以享受jd满1000 -100和两个满800-60的券, 正好可以把我空运的消费税给cover掉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当作运费理解了。 另外,dbs的unionpay只能支付人民币,通过扣除绑定dbs账户上的SGD,我试图卡个bug往这个账户里转入人民币结果 转账失败,并告诉我该卡不存在。

组件 价格(CNY)
cpu: amd r7 9700 2179
金士顿 FURY 64GB(32G×2)套装 DDR5 5600 1421
Thermalright(利民)Peerless Assassin 120 AGHP 3.0 热管风冷散热器 6热管双塔 带顶盖 198
华硕TUF GAMING B650M-PLUS WIFI 重炮手主板 1363
海韵(SEASONIC)750W CORE ATX3(2024)电源 12V-2x6 621
三星(SAMSUNG)1T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PCIe4.0 * ⅘.0*2)读速 551
技嘉4070S显卡 魔鹰GeForce RTX 4070SUPER Gaming OC 6211
----
12544

顺便吐槽一句,空运来到sg我又交了9%的消费税,政府真的赢麻了。

15 Feb 2025

今天周六早上起来我去市场逛了一圈,最初是想买点花壳和虾,但是最后看到带着斑点很像石斑鱼的小鱼感到很好奇, 就买了些,摊主说需要回去自己处理。最初我以为处理起来非常简答,后来发现在处理的时候这个鱼的内脏异常的腥, 有一种池塘的腥味。

味道吃起来还是很明显的感受出来这种腥味,我以为是不新鲜了就不太想吃,中午吃完饭查了下这种鱼又叫做“臭肚鱼”, 食用的水草会在肚子里发酵导致很臭。晚上拿油煎了煎感觉味道很不错。

周六晚上没有去教会,团契活动还是有点太冗长了。

12 Feb 2025

今天和我父亲分享了一个万科的新闻 China Mulls $6.8 Billion Funding to Help Vanke Repay Debt 并做出了我的评论。父亲的回应是:“不言,缄口”。 我很失望,拒绝回答并告诫很令我沮丧,意味着我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认识,当然我想我大概没有从他那里学到什么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11 Feb 2025

不知道中文翻译的水平问题,还是我对中文长难句的理解程度下降了,在读过“郭武军,刘亮“翻译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的若干章节后, 我觉得很多地方读起来很不通顺,索然无味,无法继续。于是在google上找了几分钟才找到epub版的英语版本,准备继续读。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对我正确的认知风险还是有不小的收获。

20 Feb补,这本书的叙述本身长难句就很多,读英文的复杂度仍然存在,所以并不是翻译的问题,甚至我说翻译的已经很不错了。

10 Feb 2025

假设你是一个DNS服务的维护者,允许用户创建修改删除DNS记录,那么在创建域名的时候, 收到了一个非法域名,你该如何处理呢?

理论上报一个错然后拒绝这个创建请求即可,但是事情往往出现在意外之处, 事实就是一个不合法的域名把整个DNS服务给搞挂了, 进而把很多重要服务搞挂了。果然意外总是处在意料之外的地方。

9 Feb 2025

昨天和校友去了Johor,采购了一些东西,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的咖啡豆价格还是很美丽的,比新加坡的相同物品便宜了40%, 顺便买了些波罗蜜和蜜桃,本来想买一些栗子但是这次没有遇到。买了一颗甜罗勒叶,在新加坡的超市看到卖的一大盒还是觉得太贵了。

会看前一阵子,周末基本待在家里,觉得还是要出去探索探索。这周行动了起来,去动物园游览。在动物园里总能感受到蓬勃的生机, 无忧无虑的小朋友,还有动物。隔着玻璃,我看到两只豹子躺卧,追逐,好奇的凑近瞧着我,我看着他们,惊叹造物主的奇妙,赞美他的杰作, 我和它是如此的不同,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看着拟态枯叶的虫子有意识的晃动,模仿着风吹的树叶,我惊叹它的奇妙。

浏览动物园时,我总觉得它是动物的监狱,但一个文明的监狱不让事情变得很糟糕,在某些方面可能比野外更好, 还是能够让我宽慰的。人类不能创造生命,但人类可以毁灭生物,在动物园中看到了很多极度濒危的物种,只能感觉遗憾。

晚上买了麦当劳的一个套餐,加上买了一盒小菜,品了些葡萄酒,美好的生活,哈利路亚。

6 Feb 2025

看了一些关于投资的书,关于税的这一部分很重要, 其中这句话很有意思。依法纳税,不多交一分。

You should pay Uncle Sam what he is owed.

5 Feb 2025

有时候自我评估,我发现我对风险的态度是极度扭曲且不真实的。我认为这和我的金钱观密不可分,我的金钱观是很拧巴的,这个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一下。 如果我把自己当成一种劳动力资本的话,也就是我预期一年收益是14个月工资(12月工资+2月年终),类似于一项债券收益,比较稳定,同样我可以获取到略低于债券的收益(因为我需要支付 生活的必需开销后才可以利用剩下的钱)。 但是如果这时,公司非常可恶,扣除了一半的年终奖,然后我们来计算下账面的(劳动投资)损失,$ \frac{1}{14} \approx 7.1\% $ ! 如果假设你的生活费成本占据总收入的20%,那么 预期的亏损率就是 $ \frac{1}{12 \cdot 80\% + 2} \approx 8.6\% $.

通过计算,我可以得出一个(对我来说)惊人的结论,原来上班的收益是有风险的,而且并不一定比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低。“我”作为一项劳动力资产,获取收入能力的风险居然也很高。 很有趣的发现。

4 Feb 2025

bloomberg的这篇文章 提到了DBS进入马来西亚的困难,因为他是新加坡独立后建立的银行,而UOB和OCBC在1930时代的英制Malaya已经成立并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

But why has DBS, no slouch when it comes to building franchises in China, Taiwan, Hong Kong and India, done so little in a market that’s geographically and culturally the closest to its home turf?

That answer lies in history.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 and United Overseas Bank Ltd., two of the three local Singaporean bank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1930s British Malaya. They rank among the top 10 banks in Malaysia. DBS came into being in 1968, three years after the city’s acrimonious exit from the Malaysian federation. So it faced a problem expanding in the neighboring economy — not because it didn’t want to, but because it wasn’t welcome.

3 Feb 2025

关于预定论,如何理解呢?首先要肯定的是神的绝对主权,以及这个“预定”,神的世界里无往亦无前,预定绝对不能理解为在某一个时刻里(3 Feb 2025) 上帝决定了我能/不能被救赎。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渎神的,用有限的理解无限的。当然我们可以思考,智慧的思考并不是亵渎圣灵的。 重点就在于这个“预”字,如果不能按照时间理解,那这个预说的是什么?

这里最开始我认为,因为神全知全能,他给人预定了多种结局,做什么事情结什么果,神为你预定了你合适的结果。 但这种理解是不合适的,因为你很快会发现这里”做“,”结果“强调的是行为,而基督徒是凭什么称自己为基督的门徒呢?是凭着信,这种理解会滑向 行为大于信,而这是对的吗?显然不是,人之所以得救全凭着耶稣的血和神的恩典。多条路多种结局是典型因行称义的思路。

所以说预定,预定的是是否救赎的结果,与人的行与信无关,一点也没有,和自由意志毫无关系。 这里注意信心来源与人无关,完全来自于神,所以说和人的信也无关,信是被挑选的结果。虽然信心不是救赎的原因, 但却是人得救的工具。

神召唤了很多人,但不一定全部选中他们,马太福音 22:14说: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这听起来有点残酷,也就是神不会救赎每个人。尽管他爱所有人,但救赎只赐予那些信他的人。除此之外, 和B哥聊了聊,我觉得他的理解也更好,有些人神不救赎他,不能说明神不爱他,因为天国不是这种人的救赎。比如一个人喜欢渎神,亦或侍奉玛门,那么救赎只会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 因为在天国他在也做不到这些事情了。天国既不能渎神,也没有钱财的概念了,对于这种人,把他扔到地狱去可能是更爱他的表现。 人是有罪的,神是怜悯的有恩典的,叫信他的都得救,神不会无缘无故的抛弃人。

这里需要强调,可知预定论是错误的,除了神谁也不知道谁被选中谁没有被选中,这是神的权柄。

January

29 Jan 2025

新年快乐,让我们在平和中前进,以基督之名。

25 Jan 2025

关于鬼,列子说:“鬼,归也,归其真宅”,人死后就归于真源,也就是肉体归于地,灵归于天,”我“就没有了。 鬼是一个过程,死后逐渐分解的过程就是鬼。这和一般对鬼作为实体存在的理解有所不同。 哥林多前书说不要以一种功利性的目的来拜鬼(注意这里说的并不是因为哀思和怀念而祭奠死者)。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我想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死亡是超越的,死者并不成为神或者冥冥之中可以影响后世的存在,祭拜鬼实质上是一种偶像崇拜。 当然,如果认可死者在死后会开启另外一世轮回(karma)或者成为冥冥之中保佑后人的存在,这种禁止拜鬼的规则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22 Jan 2025

在邮件里看到公司的maribank可以让EP holder申请他的信用卡了,于是我就去申请了下试试看。 然后系统直接秒拒了我,感觉有一点幽默在其中的。我猜是因为从税务系统拉取到的信息显示22年年收入少于S$60k, 低于他申请信用卡的最低标准。 这就是搞笑的地方所在了,如果我的推测正确的话,因为我22年只在新加坡待了几个月。不禁感叹果然现实多种多样的情况总能够超出预先设定写在系统里的规则。

15 Jan 2025

Procedamus in pace, in nomine Christie, amen

最近听Principles of Lust, 开头前两句的真的很有感觉。

14 Jan 2025

今天晋升结果公布了,成功晋升到SE,这下真的练习时长两年半了。

9 Jan 2025

昨天惊闻我室友失联了三个月,从武汉飞到西双版纳,最后手机信号在缅甸邦康。 我听完人都不好了,觉得这件事情太荒谬了, 愿造物主怜悯他。

7 Jan 2025

昨天晚上读了下穷爸爸富爸爸,它回答了我一个问题:“我的工资应该如何处理?”。我过去两年的储蓄基本都放在了T-Bills里。近期有一笔储蓄成熟后返回我的银行账户上,我的现金占比就到了50%+,我觉得这样太多了,而且tbills最近利率已经降到3%, 我需要寻找有更好收益的投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思考我的工资应该如何处理,我真的需要那么多现金吗,现金在我账上的意义是什么?把现金换成资产,是否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各种资产的比例应该是多少?

6 Jan 2025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

这个回应颇有些耍无赖,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大家都是一体的。

3 Jan 2025

来一个有趣且无用的思考,假设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你回到了过去(这里我暂时承认有过去有未来),那么通过何种方式可以将物品精准的传递给将要返回未来的你?这里的核心要求是**只有未来的你**能够拿到,且**不被别人**拿到。 掩埋肯定是不行的,地质运动和他人干扰都会让未来的你无法找寻到它。人类维护一个存储柜,过去的你存储,未来的你取出?但这样的问题是人的约是脆弱的,无法保证在中间某个时间约是否会崩塌,更何况这个约是为未来的事情做支持的,是否能形成这样一个约还需要进行质疑。

这时我发现,如果我发明了时光机,如果不将东西通过时光机带回,事实上我是无法通过正常时间流速将它传递给未来的我。 那这里大致有两条路,一是否认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只有通过“时光机”这个特殊的东西才能完成我想要的任务。或者所以我需要引入新的概念,就像我在这个思考中引入的时光机一样,这个新概念负责存储和传递,它是一个可以存放物品并且不被别人和客观物质世界干扰的位置。那么说明它独立于物质世界,又区分我和他人。

那么这里就很有趣,“我”是什么,我到底是一种独立肉体的存在,还是只存在于肉体的电信号,随着肉体消亡而结束?如果是后者,那结果仍然是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很有趣了,我如何将物质时间和“我”联系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和“我是独立肉体存在”命题一体两面。所以继续做假设已经无意义了, 引入奥卡姆的名言,非有必要,勿增实体,不断添加假设用来完成我最开始的命题毫无意义。